本站訊 7月19-20日,淮河流域洪汝河上游、沙潁河中上游、渦河上游降暴雨到大暴雨,沙潁河上游局地特大暴雨,最大點雨量鄭州市尖崗站853.8毫米。尖崗站單日降水量691.8毫米,遠超鄭州市多年平均640.8毫米。鄭州站1小時雨量201.9毫米,打破陸地國家氣象站1小時最大雨量記錄。雨量大于100毫米的面積為26898平方公里,大于200毫米的面積為12273平方公里,大于400毫米的面積為2659平方公里。流域面雨量31.2毫米,淮河水系42.3毫米,其中沙潁河周口以上面雨量208.5毫米。
受強降雨影響,洪汝河、沙潁河、渦河及水庫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截至21日10時,沙潁河支流賈魯河中牟站超歷史最高水位1.68米,大型水庫昭平臺、白沙、燕山、宿鴨湖等超汛限水位0.07-5.29米,常莊水庫、郭家咀水庫及賈魯河等多處工程出現險情,鄭州等地出現嚴重內澇。預計,21日沙潁河中上游至渦河中上游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淮河水系北部支流沙潁河、渦河等主要控制站水位仍將上漲。
淮河水利委員會高度重視此次極端強降雨防御工作,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劉冬順于7月20日下午、晚間和21日上午連續(xù)組織會商,并與水利部防御司視頻連線,滾動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和防汛形勢;加強與河南省水利廳溝通聯系,了解防汛工作動態(tài),積極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淮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楊衛(wèi)忠,一級巡視員汪斌,水文局局長錢名開參加會商。
為應對此次強降雨,淮河水利委員會于7月20日17時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視汛情發(fā)展,并于21日2時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目前,由淮河水利委員會組成的水利部河南工作組仍在一線開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