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黃岡市財政局:扎實做好新形勢下投資評審工作 2021年以來,湖北省黃岡市財政局按照“強化監(jiān)督、全程跟蹤”和“不唯減、不唯增、只唯實”的原則,以嚴格項目評審為抓手,以提升服務為目的,不斷強化財政投資評審管理手段。截至六月下旬,共完成投資評審項目93個,送審額126307.90萬元,審定額109832.18萬元,審減額16475.72萬元,審減率13.04%,切實提高了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
一、突出“放”,簡政放權提效率。修訂完善《黃岡市市級政府投資項目評審實施辦法》,明確高新區(qū)、臨空經濟區(qū)、產業(yè)園、光谷黃岡科技產業(yè)園、火車站經濟開發(fā)區(qū)、龍感湖管理區(qū)、白蓮河生態(tài)保護和綠色發(fā)展示范區(qū)范圍內的政府投資項目,由其管委會負責組織評審。同時規(guī)定市本級部門預算安排的50萬元(不含)以下的項目和基本建設政府投資額100萬元(不含)以下的項目,由項目建設單位組織預算審核。黃岡市財政局集中主要精力做好市級政府直接投資項目,并積極探索參與重大項目前置評審的操作辦法,不斷完善項目評審機制,提高項目評審效率。
二、抓好“管”,規(guī)范流程提質量。嚴把資料送審關。申請投資評審的項目,要求項目建設單位會同相關單位提供項目地質勘察報告、優(yōu)化設計后的施工圖、預(概)算及工程量計算式、會議紀要、審批決策要件、投資計劃、資金來源等相關紙質版和電子檔資料,并就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簽署承諾書。把好預算評審關。在實施評審時,嚴格做好實地踏勘和量價對賬工作,依據項目投資的有關標準、定額、規(guī)定和建設市場實際情況等對項目的具體內容進行逐項核查,合理確定項目投資額度。同時記錄好工作日志,保持完整的評審資料。把好預算執(zhí)行關。經市政府批準的評審報告可作為預算控制、工程招標、資金撥付、價款結算和辦理財務決算的參考依據,項目建設單位招標的最高限價不得突破經審批同意的評審結論。如若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因勘測、設計及其他原因須增加投資額的,實行事先報告制度。由項目建設主管單位會同出資部門及投資評審機構、工程監(jiān)理機構、造價監(jiān)管機構、設計機構、施工單位等現(xiàn)場踏勘會審,達成一致意見后提交市政府或所屬園區(qū)管委會決策,決策同意后,方可由造價監(jiān)管機構編制變更預算,并申請預算評審。未經評審和報批而實施工程變更的,項目出資部門不得支付因工程變更增加的資金。
三、優(yōu)化“服”,轉變方式提服務。對于需要評審的項目實行臺賬管理,密切關注和掌握項目情況,提前掌握相關信息,接到項目后第一時間明確一名評審人員與建設單位進行對接溝通,指導建設單位及早準備送審資料,做好評審前的準備工作。同時規(guī)范報審材料,及早進行項目評審和現(xiàn)場勘查,并盡可能壓縮審核時間,促進項目進程。對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建立“重大項目同步審”的評審機制,提前介入項目的拆遷補償和配套建設,實現(xiàn)了財政投資評審與現(xiàn)場評估、預算編制基本同步,不斷提高投資評審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