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出臺《江蘇省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推進和規(guī)范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近日江蘇省財政廳提請江蘇省委辦公廳、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出臺了《江蘇省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蘇辦發(fā)[2016]37號,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新《預算法》實施后全國第一個出臺的地方性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辦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將其作為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近年來,江蘇省加快建立透明預算制度,預決算公開范圍不斷擴大、內容不斷細化,但公開工作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及社會公眾的期望還有差距?!掇k法》的出臺,對加快建立全面規(guī)范、公開透明的現(xiàn)代預算制度,提升預決算公開水平,打造陽光政府、透明政府意義重大?!掇k法》在制定過程中體現(xiàn)了三項原則:一是堅持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除涉密信息外,江蘇省各級政府必須公開本級政府預決算,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和單位公開本部門及所屬單位預決算。二是堅持明確和落實責任。政府預決算由財政部門負責公開,部門預決算由各部門各單位負責公開。三是堅持以公開促改革。以預決算公開為抓手促進財稅體制改革和其他相關領域改革,為實現(xiàn)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動力。 《辦法》包括總則、公開主體和職責、公開內容、公開方式和時間、監(jiān)督管理、附則等六章,共十九條。主要內容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明確了公開主體?!掇k法》規(guī)定,江蘇省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牽頭負責本級政府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負責本部門及所屬單位的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 二是擴大了公開范圍?!掇k法》指出,財政部門公開本級財政收支預決算情況、本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安排執(zhí)行情況、本級“三公”經(jīng)費、會議費和培訓費預決算總額等六大類政府預決算信息,各部門各單位公開本部門預決算收支情況、政府采購信息、預算績效信息等七大類預決算信息。 三是細化了公開內容。《辦法》要求,政府和部門預決算支出公開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按規(guī)定公開到經(jīng)濟分類科目;轉移支付情況包括分地區(qū)的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情況;“三公”經(jīng)費決算公開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shù)及人數(shù),公務用車購置數(shù)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shù)、經(jīng)費總額以及“三公”經(jīng)費增減變化原因等情況。 四是明確了公開方式?!掇k法》指出,預決算信息公開以政府或部門、單位門戶網(wǎng)站為主要平臺,并保持長期公開狀態(tài);各部門各單位應當設立預決算公開專欄,匯總集中公開信息,便于社會公眾查詢監(jiān)督。 五是規(guī)范了公開程序。《辦法》明確了政府預決算應在同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后20日內公開,部門預決算應在同級財政部門批復后20日內公開?!掇k法》還對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的政府采購信息、預算績效信息、資產(chǎn)管理信息、民生支出情況的公開程序進行了規(guī)范。 六是強化了監(jiān)督問責。《辦法》要求,江蘇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方向明確、過程可控、結果可查、便于監(jiān)督的原則,建立健全定期考核機制,加大預決算信息公開考核力度,督促本地區(qū)部門和單位主動公開預決算信息;對未按規(guī)定公開的,依法追究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wǎng)
|